![]() |
||||||||||||||||
| ||||||||||||||||
|
首頁 > 拍賣首頁 > 平面類 > 書法類 > 隸書 |
![]() |
|
賣方資料 | 商品資料 | 出價競標 | ||||||||||||||
賣方帳號:zhangyunfei2046
(0) 付款方式: |
起標價格:NT$元 目前出價:NT$元 出價增額:NT$元 最高出價者: 無 商品數量:1 出價次數:0次 (出價紀錄) 作品尺寸:長:186公分 寬:90公分 畫作是否含裝框:無 畫作是否含裱褙:無 商品是否含包裝:無 所在位置:中國大陸 開始時間:2021-04-20 09:05:00 結束時間:2021-04-27 09:05:00 |
|
||||||||||||||
|
商品圖片 ![]() |
|
【物品詳情】 | |
書 名 | 《錄魏了翁詩句》 |
年 代 | 不詳 |
材 質 | 纸本已裱立軸 |
尺 寸 |
立轴尺寸:280x105cm 畫心尺寸:186x90cm |
品 相 | 保存良好 |
鄧石如(1743~1805),中國清代書法家、篆刻家。清代書法金石學家和文壇泰鬥、經學宿儒,鄧派的創始人。懷寧(今屬安徽)人,原名琰,因避嘉慶諱,以字行,號頑伯、完白山人、笈遊道人、古浣子。他出生於寒門,9歲時讀過1年書,停學後采樵、賣餅餌糊口。後又靠寫字、刻印謀生。曾在江寧大收藏家梅镠處8年,“每日昧爽起,研墨盈盤,至夜分盡墨,寒暑不輟”。不久得到曹文埴、金輔之等人的推獎,書名大振。乾隆五十五年(1790年),乾隆皇帝80壽辰之際,戶部尚書曹文六月入京都,邀鄧石如同往。秋,途經山東,遂登泰山觀覽。進京後,鄧石如以書法響譽書壇。乾隆五十六年(1791),在兩湖總督畢沅處做了3年幕僚。張惠言、包世臣都曾向他學習書法。
鄧石如幼年時家境貧寒,一生社會地位低下,他自己說:“我少時末嘗讀書,艱危困苦,無所不嘗,年十三四,心竊竊喜書,年二十,祖父攜至壽州,便已能訓蒙今垂老矣,江湖遊食,人不以識字人相待。”這樣一位讀書不多的“一介布衣”,成長為偉大的藝術家,全靠艱定不移的信念,頑強的意誌和刻苦的鍛煉。他十七歲後,就開始以書刻自給。三十歲後,通過友人介紹,陸續認識了南京梅繆 三兄弟等友人,遍觀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,凡名碑名帖總要臨摹百遍以上,為此起早貪黑,朝夕不輟為以後的篆刻藝術打下了紮實的書法基礎。所以,當時人評他的四體書法為清代第一人。